English

《中国茶经》难称“经”

2000-03-30 来源:光明日报 朱叶青 我有话说

近日购得上海文化出版社《中国茶经》一书,读其“茶具篇”一章,文字多有欠妥之处,与书名冠之“经”字有较大的距离,现斗胆提出。以下文字次序从“茶具篇”之次序,楷体为原文字。

1.唐代中叶,北方消费茶增多,引起各地瓷窑的兴起,尤以烧制茶具为中心,据陆羽《茶经》记载……其中以浙江越窑最为著名。

一,以越窑为上乃因循陆羽旧说,固无不妥,但根据出土文物来看,实乃陆羽一家之言,不足为定论。唐·李肇《国史补》云:“内丘白磁瓯,端溪紫石砚,天下无贵贱通用之。”邢窑若非当时之著名大窑,焉能举国不分贵贱而通用之!

二,唐代各窑口的兴起,实是社会商业需求所致,决非因茶而起,况且大多名窑早已滥觞于唐代之前朝,譬如越窑,东汉已有之,至三国、两晋、南朝蕃衍而来;陆羽《茶经》所列六窑,尽皆如此。

2.唐李匡义《资闲录》记载崔宁女一事,这是茶杯有底环的开始。

崔宁女造盏之事,乃民间传说,不足为据,当以考古实物为证。

茶托的遗存物,最早见于南朝,尤以洪州窑、瓯窑为多且精。瓯窑亦有东晋之物,其上为羽觞,下乃托盘,亦如盏托之形制。历史博物馆曾于香港展出“南朝青釉盏托”盏,可见于著录。

3.南宋时代多饮团饼茶,饮时需将团饼碾研,过筛,而后烹煮。

饮团饼茶的最后一道程序,直接在盏中解决,无须入釜“烹煮”。因为宋代人点茶,煎水而不煮茶。其顺序为:先碾茶成粉,入箩中细筛,再置于盏中,最后不是烹煮,而是用沸水直接往盏中冲点,所谓“点茶”,即冲水是也。古人谓之“斗茶”、“斗试”、“斗碾”、“茗战”,刘松年《斗茶图》表现得清清楚楚。《中国茶经》一书犯如此简单的错误,大概是不可原谅的了。

4.“茶具的演变”节:“青花瓷远销日本,因‘茶汤之祖’珍光氏特别喜爱这种茶具,后来青花茶具又定名为‘珠光青瓷’。”

这里误将“青瓷”和“青花瓷”混为一谈。冠以村田珠光禅师之名的器物,乃宋代福建同安窑器,其釉色青黄,内刻佛教忍冬纹饰,间划篦点,外饰密竖条纹者,另有福建其他窑口,以及浙江龙泉等窑均烧制珠光青瓷类型的器物,所谓“珠光青瓷”者,仅此“青瓷”,别无“青花”之瓷。

5.“青瓷茶具”节:“六朝以后,许多青瓷茶具都具有莲花饰纹。”

器饰莲花,六朝及六朝之后均有之。

南北朝时期,佛教大为兴盛,莲花纹饰为南北朝最为典型的“时代特征”,器物几无不以莲纹饰之。周武帝灭佛,遗物尤寡。大唐虽兴佛,但因趣味良多,窑口丰富,不再以莲纹为单一纹饰,故论及莲纹装饰器的盛行,当首推南北朝,至今坊肆地摊间,屡见不鲜。

6.“黑釉茶具”节:“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……浙江余姚、德清一带也曾出产过漆黑光亮、美观实用的黑釉茶具,最流行的是一种鸡头壶。”

德清窑的鸡头壶,早已停烧于南朝,故不可能去烧制宋代黑釉瓷。相差了数百年啊。

7.“哥窑瓷,胎薄质坚,釉层饱满,色泽静穆,有粉青、翠青、灰青、蟹壳青等,以粉青最为名贵。”

哥窑存世极少,多见为米黄、灰白,何以突然出现这么多的青色,好生蹊跷。

8.“景德镇在唐代就能生产质量很高的茶具”。

迄今为止,对景德镇瓷窑遗址的调查,仅见五代标本,未有唐代实物,更无茶具,古文献中亦无“唐代高质量茶具”的记载。

类似错误,不能一一详列。

此书1992年以来已印刷12次之多,销路颇畅,既然名之以《经》,理当经而典之才是,何故错谬百出,贻误读者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